AI帶來的最大變數是中樞型產品的直接內涵可以變的更加充實。這么說可能有點繞,要想理解它要看下形成中樞型產品的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在外圍產品足夠多的前提下,直接就奔著中樞去了,自己并沒有什么核心功能主要靠連接別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方式下最典型的產品是Yahoo最開始做的網址目錄。
一種方式是雖然產品有中樞的潛力,但最初的存在價值并不是因為連接別人而是自身有著自己極為實用的功能。
這方式上最典型的是手機,功能機的時代也沒什么人覺得手機在通話和短信外還要成為連接人與各種設備或服務的中樞,但手機一樣可以有巨大銷量,通話和短信是手機這個產品的直接內涵。
第一種方式在軟件上還有成功案例,在硬件上通常會比較尷尬。比如蘋果手表,蘋果手表自身功能不堅挺,主要得依賴于別人和它的連接,而連接還不夠多,所以短期就遭遇挫折。第二種方式在硬件上則一再被成功產品重復,比如個人電腦最開始主要滿足的是打字的功能,后來才越來越什么都能干。Echo雖然核心定位是個智能助手(不是音箱),但團隊卻花了非常多的精力來優化音質,因為他們知道不管他怎么說,你首先會拿Echo聽音樂,而聽音樂也是Echo的直接支撐。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認為硬件上的中樞性產品得走后一條道路。智能家居上走后一條道路尷尬的事情在于所有已經存在的產品都不太容易拐到中樞上,下面幾類產品似乎可以成為中樞:路由器(小米的選擇)、NAS、PC、音箱。但實際上把這些產品發展成中樞很像從相機發展到手機,沒有一個合理的轉折來搭建中間這個橋梁,實現一種平滑的過度,扭轉人們習慣時人們會質疑:為什么那個被賽在角落的路由器就不止干路由器的事了,還要賣那么貴?
AI的突破為事情帶來了轉機,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新的交互方式;一個是新的感知。前者可以讓放音樂、提醒這類行為變的極其便利,后者則可以提供智能型的操控,比如根據你的習慣和溫度自動控制溫度。產品的最終形態仍然不完全確定,可能是Echo這種產品,也可能是在家里跑的類似Buddy的那種機器人,也可能是一種家具形態的電腦。這里的關鍵確實如陳孝良所說要知道技術的能力邊界。無限放大用戶預期后,在用戶心里最終所有的智能產品就都會變成不及格的產品,這對語音交互尤其重要。
一旦第一個點能立足,也就是說一種新產品被成功的擺到了每個人的家里,走進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那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摩爾定律會讓這個產品越來越強大,它顯然可以逐步覆蓋電視盒子、智能音箱、路由器、NAS、遙控器。它顯然也可以作為家庭的計算中心來協調空調、窗簾、門鎖的行為。更極端的講它還可以覆蓋個人電腦,假設它的計算能力足夠大,WIFI足夠好,那么對于非需要個人電腦不可的人,那買個屏幕和鍵盤就行了。而家里并不需要多個計算中心,所以一旦一個成功,其它的一定會被覆蓋掉。